摘  要

 

    日治時代的新文學運動裡,屏東詩壇雖然沉寂,卻不代表缺席,經過黃石輝、楊華與劉捷等人的默默耕耘,不但突破殖民者的思想箝制,也歩出古典文學的影響,讓這片土地上的事物心聲,化成動人的詩篇。一九六○年代中,就讀屏東農專的詩人吳晟,主編校刊《南方》與《屏東農專雙週刊》,提倡文學創作。七○年代初沙穗與連水淼等人在屏東創辦《暴風雨》詩刊,雖然時間不長,卻也是屏東文壇第一份專業詩刊。到了七、八○年代,《屏東週刊》和《屏東青年》兩個文學園地的出現,對於苦無發表園地或無學習對象的年輕學子產生很大的鼓舞作用,這也標示著新詩向下扎根的時代正式來臨。而李春生、路衛、朱煥文、黃基博、林清泉、許其正、沙穗、林美娥、連水淼、陳寧貴、曾貴海、李敏勇、利玉芳等縣籍詩人,也以旺盛的創作意志,描寫人民土地的事事物物,展現邊緣文學的特異風采。屏東縣文化處從1993 年開始,定期審定編印「作家作品集」,讓縣籍文字工作者有了出書的管道,也順便將前輩作家的作品,重新歸整與保存,以供後代文學/文化工作者參考與運用。而1999年之後開始舉辦的各類文學獎徵文社區大學現代文學課程與擴大舉辦的文學營,鼓勵不少縣民學生(如吳順文、吳育臣、高菀苓等加入創作行列也讓更多文字工作者涂耀昌、洪柴、黃慶祥、張月環、黃明峰、郭漢辰、張太士奧威尼‧卡露斯、讓阿淥‧達入拉雅之)有較多元的表演園地,讓屏東地區新詩創作風氣達到一定的成效。

     縱觀《彰化縣文學發展史》、《臺中縣文學發展史》、《苗栗縣文學史》、《臺中市文學史初編》、〈鳳山文學發展簡史〉、《高雄市文學史》、《澎湖文學發展之研究》、《高雄市旗鼓地區之文學地景書寫研究》、《南投縣文學發展史》等區域文學研究地陸續出現,除了展現各縣市政府越來越重視當地的文學發展與研究,也顯示全面性屏東文學研究尚有很大的成長空間。本文立足於《屏東縣藝文資源調查報告書》、《六堆客家社會文化發展與變遷之研究:藝文篇》與「屏東作家文庫」的基礎上,擬用文學發展分期觀點切入,以爬梳屏東地區新詩發展的歷程與特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2014屏東文學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